2023年助聽器驗配師每日一練《三級》9月29日專為備考2023年三級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單選題
1、嬰幼兒的t—ABR反應閾值在500Hz出為200dBnHL、2000Hz處為30dBnHL或更低一些。相比成人的反應閾值,嬰幼兒在500Hz處的反應閾值比成人低,在2000Hz處的反應閾值比成人高。當刺激聲強度()時,引出的反應有頻率特異性。
- A:≤20dBnHL
- B:≤30dBnHL
- C:≤35dBnHL
- D:≤40dBnHL
- E:≤50dBnHL
答 案:D
2、40Hz聽性穩(wěn)態(tài)反應又稱為40Hz聽覺事件相關電位(40HzAERP),只是給予()刺激率的聲刺激,引出的由4個建個25ms左右的準正弦波構成的一組電位,只要刺激聲保持不變,這組電位就保持穩(wěn)定。
- A:30次/s
- B:40次/s
- C:45次/s
- D:50次/s
- E:60次/s
答 案:B
3、關于外耳道異常印模取樣的說法有誤的是()。
- A:耳道狹窄或擴大所需的耳障要根據(jù)情況自制
- B:詳細詢問病史,了解患者最近3個月耳部是否有感染、是否動過手術、是否患突發(fā)性聾等情況
- C:對于耳道有感染的暫時先不要取印模
- D:耳內(nèi)手術未滿6個月的不要取耳印
- E:突聾的、鼓膜有損傷的患者,暫時不要取耳印
答 案:D
4、新生兒能否引出聲反射很大程度上取決于()。
- A:探測音質(zhì)
- B:探測音色
- C:探測內(nèi)容
- D:探測頗率
- E:探測音量
答 案:D
解 析:新生兒能否引出聲反射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探測頻率。當探測音頻率在220~226Hz時,很大一部分新生兒的聲反射閾會升高或出現(xiàn)聲反射消失。以高頻純音作為探測音時,聲反射引出率有所提高且聲反射閾有所降低。新生兒同側聲反射比對側聲反射更具有參考價值。
5、目前,商用型穩(wěn)態(tài)反應測試儀一般采用調(diào)制率為()的調(diào)制波以及載波頻率為0.5kHz、1kHz、2kHz和4kHz的持續(xù)純音。
- A:50~90kHz
- B:50~100kHz
- C:60~100kHz
- D:70~100kHz
- E:70~120kHz
答 案:D
6、反應波主要產(chǎn)生于()與聽覺有關的聽神經(jīng)核團,被命名為聽性腦干反應。
- A:腦干
- B:內(nèi)耳道段
- C:顱內(nèi)段
- D:巖骨內(nèi)段
- E:中耳道段
答 案:A
解 析:反應波主要產(chǎn)生于腦干與聽覺有關的聽神經(jīng)核團,被命名為聽性腦干反應。
7、()是進行聲導抗測試的前提。
- A:封閉外耳道
- B:耳鏡檢查外耳道
- C:測試導語
- D:準備工作
- E:清理外耳道
答 案:A
解 析:對外耳道的封閉是進行聲導抗測試的前提。
8、()是指當耳蝸收到一個以上頻率的聲音刺激時,由于其主動機制的非線性活動特點,會產(chǎn)生各種形式的畸變,即輸出能量包括輸入成分以外的頻率,統(tǒng)稱為DPOAE。
- A:刺激頻率誘發(fā)耳聲發(fā)射
- B:瞬態(tài)誘發(fā)耳聲發(fā)射
- C:自發(fā)性耳聲發(fā)射
- D:電誘發(fā)耳聲發(fā)射
- E:畸變產(chǎn)物耳聲發(fā)射
答 案:E
多選題
1、耳模的作用包括()。
- A:在助聽器的耳機和鼓膜之間建立一個封閉的聲道,耳模外的聲音被適度隔絕,耳模內(nèi)對已放大的聲音也不會從外耳道泄露出去,造成生反饋
- B:進一步改善聲音被放大后的音質(zhì)
- C:使得各種助聽器配戴得更加牢固
- D:保證聲音失真程度降低
- E:保證音色優(yōu)美
答 案:ABC
解 析:耳模的作用:耳模最基本的作用是在助聽器的耳機和鼓膜之間建立一個封閉的聲道,耳模外的聲音被適度隔絕,耳模內(nèi)對已放大的聲音也不會從外耳道泄漏出去,造成聲反饋。修正耳模的形狀及其各種孔徑的尺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助聽器聲學特性的不足,進一步改善聲音被放大后的音質(zhì)。由于耳模是完全依照耳廓、耳道形狀、耳輪以內(nèi)和外耳道彎曲等結構制成,使得各種助聽器配戴得更加牢固。
2、定制型助聽器包括
- A:耳道式
- B:耳內(nèi)式
- C:骨導式
- D:完全耳道式
- E:眼鏡式
答 案:ABD
3、純音聽力測試的項目有()。
- A:氣導聽閾
- B:骨導聽閾
- C:不舒適閾
- D:舒適閾
- E:言語識別閾
答 案:ABCD
4、下列哪項屬于主觀測試( )。
- A:聲導抗測試
- B:純音測聽
- C:言語測試
- D:高頻測聽
- E:聽性多頻穩(wěn)態(tài)反應
答 案:BCD
5、外耳的生理作用是:
- A:收集聲音
- B:對聲波增壓
- C:聲源定位
- D:阻抗匹配
答 案:ABC
6、關于動態(tài)范圍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傳導性聾和混合性聾的最大聲輸出可以設置得高一些
- B:由于聽障兒童情況的特殊性,助聽器驗配師需要進行特殊培訓
- C:無論助聽器是什么品牌,只要掌握好最大聲輸出和不舒適閾的相互關系及助聽器使用者的客觀效果即可
- D:同側不同性質(zhì)聾的動態(tài)范圍:混合性聾>傳導性聾>感音神經(jīng)性聾
答 案:ABC
7、助聽器的常見故障包括( )。
- A:沒有輸出
- B:嘈雜或聲音失真
- C:聲反饋或漏聲
- D:音調(diào)控制失常
- E:最大輸出控制失常
答 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