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三級》3月14日專為備考2023年三級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單選題
1、情緒和情感可以傳遞信息、溝通思想,說明情緒和情感具有( )的功能。
- A:適應
- B:動機
- C:組織
- D:信號
答 案:D
2、一位受測者在EPQ的N量表上的T分為60分,則其情緒特點為( )。
- A:典型情緒穩(wěn)定
- B:典型情緒不穩(wěn)定
- C:傾向情緒穩(wěn)定
- D:傾向情緒不穩(wěn)定
答 案:D
解 析:艾森克人格問卷各量表的T分在43. 3 7分之間為中間型,各量表的T分在38. 5 -43.3分或56. 7-61.5分之間為傾向型,而T分在38. 5分以下或61. 5分以上為典型型。N代表神經質,小于50代表情緒穩(wěn)定,大于50代表情緒不穩(wěn)定。
3、某原始分數(shù)的百分等級為55,表示樣本中有55%的原始分數(shù)()。
- A:比該分數(shù)低
- B:與該分數(shù)相等
- C:比該分數(shù)高
- D:與該分數(shù)差不顯著
答 案:A
解 析:一個測驗分數(shù)的百分等級是指在常模樣本中低于這個分數(shù)的人數(shù)百分比。百分等級指出的是個體在常模團體中所處的位置,百分等級越低,個體所處的位置就越低。
4、某年輕女性同時被兩男人追求,其中一人英俊但經濟條件差,另一人富有但年齡大,此時該女性難以作出決定是因為面臨( )?
- A:雙趨沖突
- B:雙避沖突
- C:趨避沖突
- D:雙重趨避沖突
答 案:D
解 析:雙重趨避沖突由兩種可能的選擇引起。當兩種選擇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時,面對這種情況,人們就會處于雙重趨避沖突中。
5、畢生發(fā)展觀認為影響心理發(fā)展的因素有( )。
- A:成熟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個人因素
- B: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
- C:個人經歷、社會環(huán)境非規(guī)范事件
- D:生活事件、人格、社會環(huán)境
答 案:A
6、在一項實驗中,給被試呈現(xiàn)一組他人的面部照片,照片被呈現(xiàn)的次數(shù)不同。結果發(fā)現(xiàn),照片呈現(xiàn)的次數(shù)越多,被試越喜歡,這說明人際吸引受()的影響。
- A:熟悉
- B:相似
- C:鄰近
- D:外貌
答 案:A
解 析: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且交往頻率與喜歡程度的關系呈倒U形曲線,過低與過高的交往頻率都不會使彼此喜歡的程度提高,中等的頻率交往,人們彼此喜歡程度較高。
7、關于道德,準確的說法是()。
- 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
- B:做了符合別人利益的事情就是有道德的
- C:道德是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特殊行為規(guī)范
- D:道德因人而異,沒有確定不一的標準
答 案:C
解 析:道德是依靠內心信念和社會輿論、風俗習慣等方式來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特殊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由社會經濟關系決定。
8、關于“注意”,以下描述錯誤的是:
- A: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動的共同屬性
- B:注意障礙也可見于激情狀態(tài)
- C:意識障礙總是伴有注意障礙
- D:注意對判斷有無行為障礙具有重要意義
答 案:D
多選題
1、評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測信度
- B:內部一致性信度
- C:復本信度
- D:評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個選項都符合題意。對信度的評估方法沒有通用法則,因為不同的信度反映測驗誤差的不同來源,所以每一種信度系數(shù)只能說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義。
2、需要()
- A:是有機體內部不平衡狀態(tài)
- B: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
- C:表現(xiàn)為有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條件的欲求
- D:是激發(fā)并維持個體活動的內部動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有機體對內部環(huán)境或外部條件的一種穩(wěn)定的要求,并成為有機體活動的動力與源泉。情緒或情感是指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動機是指激發(fā)個體朝著一定的目標活動,并維持個體活動的一種內在心理活動或內部動力。
3、強大自然災害后的心理反應可稱為( ?。?。
- A:災難癥候群
- B:興奮性行為
- C:破壞性行為
- D: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答 案:AD
解 析:強大自然災害后的心理反應,有時近似PTSD。這種情況被稱為“災難癥候群”。該癥候群的產生及其特性有三個階段:驚嚇期,“失魂落魄”的樣子?;謴推冢昂笈隆钡谋憩F(xiàn),受害者才出現(xiàn)焦慮、緊張、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復訴說自己的遭遇??祻推?,心理重新達到平衡。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是指在遭受強烈的或災難性精神創(chuàng)傷事件之后,數(shù)月至半年內出現(xiàn)的精神障礙。
4、16PF測驗的次元人格因素包括( )。
- A:適應與焦慮性
- B:支配與順從性
- C:怯懦與果斷性
- D:激進與保守性
答 案:AC
解 析:I6PF除了十六種人格特質外,還可以測量其他方面更為廣泛的內容,這稱為次元人格因素,如適應與焦慮性、內向與外向性、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性、怯,儒與果斷性。
5、指導技術的正確做法包括( )。
- A:直接指示求助者以某種方式行動
- B:讓求助者真正理解指導的內容
- C:可以不考慮求助者的心理準備
- D:不強迫求助者執(zhí)行
答 案:ABD
解 析:指導技術是咨詢師直接指示求助者以某種方式行動,要讓求助者真正理解指導的內容,不強迫求助者執(zhí)行,不以權威的身份出現(xiàn)。
6、人的精神屬性包括()。
- A:認知傾向
- B:動機
- C:情緒
- D:生物免疫系統(tǒng)
答 案:ABC
7、MMPL的適用范圍是()的人群。
- A:年齡16歲以上
- B:年齡10歲以上
- C:小學畢業(yè)以上文化水平
- D:初中畢業(yè)以上文化水平
答 案:AC
解 析:MMPL是明尼蘇達大學哈特衛(wèi)(S.R.Hathaway)和麥金利(J.C.MCkin1ey)根據經驗效標法編制而成的自陳量表。MMPL適用于年滿16歲,具有小學畢業(yè)以上的文化水平,沒有什么影響測驗結果的生理缺陷均可參加此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