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輔警協警每日一練《法律基礎知識》9月16日專為備考2023年法律基礎知識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判斷題
1、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辦理治安案件,禁止対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打罵、虐待或者侮辱。
答 案:對
2、共同述反治安管理的,根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在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中所起的作用,分別處罰.
答 案:對
3、用污穢物品潑灑在他人墓碑上的行為,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
答 案:對
4、因擾亂體育比賽秩序被處以拘留處罰的,可以同時責令其十二個月內不得進入體育場館觀看同類比賽。()
答 案:對
解 析:《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因擾亂體育比賽秩序被拘留的,可以責令其在十二個月內不得進入體育場館觀看類似比賽;違反規(guī)定進入體育場館的,強行帶離現場。
5、黨的地方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和基層紀律檢查委員會在同級黨的委員會和上級紀律檢查委員會雙重領導下進行工作。
答 案:對
6、“官員無隱私”,因此公務員不享有憲法中規(guī)定的隱私權。()
答 案:錯
解 析:只要是我國公民,都享有憲法規(guī)定的隱私權,不因其身份或職務的不同而不同。“官員無隱私”只是說官員相比于普通公民的一些事項要更加公開而已,并不是說官員就沒有隱私權。
7、中央軍事委員會向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答 案:錯
解 析:《憲法》(2018年修正)第94條規(guī)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庇纱丝梢姡醒胲娛挛瘑T會向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但并不報告工作,這是中央軍委不同于“一府兩院”等國家機關的地方。
8、挙辦文化、體育等大型群眾性活幼,違反安全規(guī)定,有發(fā)生安全事故危險的,責令停止活動,立即疏散。
答 案:對
單選題
1、根據市政府整頓農貨市場的決定,某區(qū)工商局和公安局對農貨市場進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因某個體戶亂設攤點,給予其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的處罰,該個體戶不服,申請復議。此案應以( )為被申請人。
- A:某區(qū)工商局
- B:某區(qū)公安局
- C:某區(qū)工商局和公安局為共同被申請人
- D:某區(qū)工商局和公安局共同的上一級機關為被申請人
答 案:A
解 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申請人。只有工商局有權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公安局沒有。因此,不難判斷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工商局作出的,所以此案的被申請人為工商局。
2、大學生孫某隔壁寢室的同學韓某、姜某到孫某寢室強烈要求孫某打開電視觀看足球比賽,孫某只好照辦。由于質量問題,電視機突然爆炸,孫某、韓某和姜某三人均受重傷。關于三人遭受的損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孫某可以要求電視機的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
- B:孫某可以要求韓某、姜某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 C:韓某、姜某無權要求電視機的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
- D:韓某、姜某有權要求孫某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答 案:A
解 析:《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guī)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3、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 A:走私毒品
- B:持兇器搶奪
- C:盜竊
- D:詐騙
答 案:B
4、 關于被害人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的訴訟權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
- B:有權申請回避
- C:無權參與刑事部分的法庭調查和辯論,只能參加附帶民事訴訟部分的審理活動
- D:對刑事判決部分不能提起上訴
答 案:C
解 析:《刑事訴訟法》第46條第1款規(guī)定:“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托訴訟代理人?!惫蔄項正確。第108條第2項規(guī)定:“本法下列用語的含意是……(二)‘當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第190條第1款規(guī)定:“開庭的時候,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的名單;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辯護權利。”據此,被害人有權提出回避,B項正確。第229條規(guī)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惫蔆項錯誤,D項正確。
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guī)定,人民警察對違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個人或者組織,依法可以實施()。
- A:行政處罰
- B:刑事處罰
- C:經濟處罰
- D:管制
答 案:A
6、 行政執(zhí)法人員依法當場收繳罰款時,必須向當事人出具( )統一制發(fā)的罰款收據。
- A:縣級財政部門
- B:地市級財政部門
- C:省級財政部門
- D:執(zhí)法部門
答 案:C
解 析:《行政處罰法》第49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及其執(zhí)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fā)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fā)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惫蔆項正確。
7、 違法設定行政許可的( )。
- A:有關單位應當責令設定該行政許可的機關改正,或依法予以撤銷
- B:有關單位可以責令設定該行政許可的機關修正,或依法予以變更
- C:有關單位及時責令設定該行政許可的機關改正,或依法予以改動
- D:有關單位應當責令設定該行政許可的機關修正,或依法予以撤銷
答 案:A
解 析:《行政許可法》第71條規(guī)定:“違反本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設定的行政許可,有關機關應當責令設定該行政許可的機關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銷?!惫蔬xA項。改正和修正的概念和用法不用,改正一般適用于原先是錯誤的,所以要進行“改”;修正一般適用于原先是正確的,只是客觀條件發(fā)生變化導致需要進行完善,所以才用“修”。
8、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屬于妨害社會管理的行為,其中阻礙()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從重處罰。
- A:國家安全部門的工作人員
- B:人民警察
- C:消防人員
- D:急救人員
答 案:B
多選題
1、下列關于人民警察違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表述,正確的有()。
- A:造成不應有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B:造成不應有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 C:造成不應有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對受到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人員,由該人民警察給予賠償
- D:造成無辜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由該人民警察所屬機關參照《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予補償
答 案:AB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14條規(guī)定:“人民警察違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應有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受到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人員,由該人員警察所屬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予賠償?!庇纱丝梢?,A項和B項正確;C項應該是由該人員警察所屬機關依照《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予賠償,而不是由該人民警察給予賠償,因此C項錯誤。第15條規(guī)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無辜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由該人民警察所屬機關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予補償。”D項中人民警察所屬機關參照《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予補償的前提是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而題干中是人民警察違法使用警械、武器,因此D項錯誤。
2、公安民警要正確行使自由裁量權,應當做到()。
- A:權力行使應當符合法律賦予該項權力的目的
- B:過罰相當
- C:同樣情形同樣處理
- D:保證權力能夠自由地行使
答 案:ABC
解 析:A項、B項容易判斷;C項同樣情形同樣處理,以避免執(zhí)法不公正;D項行使權力要慎重,權力不可濫用。
3、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回避分為哪兒種?()。
- A:自行回避
- B:中請回避
- C:指令回避
- D:強制回避
答 案:ABC
4、對公安機關收繳和追繳的財物,作以下哪些處理是的?()
- A:屬于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的合法財物,應當及時返還
- B:沒有被侵害人的.登記造冊,按照規(guī)定上繳國庫或者依法變賣或者拍賣后,將所得款項上繳國庫
- C:迎禁品、沒有價值的物品,或者價值輕微無法變賣、拍賣的物品,統一登記造冊后予以銷毀
- D:對無法變賣或者拍賣的危險物品,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辦案部門組織銷毀或者交有關廠家回收
答 案:ABC
5、關于拘傳和傳喚.下面哪些說法?()
- A:公安機關是否釆取傳喚措施不是對犯罪嫌疑人拘傳的必要條件
- B:拘傳和傳喚到其所在市、縣的“指定地點”,理解是只能指定在公安機關內部
- C:異地執(zhí)行傳喚、拘傳不可以傳喚到本地和犯罪嫌疑人住處訊問
- D:拘傳和傳喚到其所在市、縣的“指定地點”,理解是可以指定在公安機關以外的其他場所
答 案:AD
6、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因為()造成損害結果的,國家不負賠償責任。
- A:主觀無過錯的違法職權行為
- B:非職權個人行為
- C:合法職務行為
- D:公民的自殺、自殘行為
答 案:BCD
解 析:《國家賠償法》第19條規(guī)定:“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或者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二)依照刑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guī)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三)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九條規(guī)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四)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jiān)獄管理機關的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五)因公民自傷、自殘等故意行為致使損害發(fā)生的;(六)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p>
7、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下列做法的是()
- A: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將鑒定意見告知被侵害人
- B:公安機關不應將鑒定意見告知違法嫌疑人
- C:公安機關告知鑒定意見應當及時,不得有意拖延
- D:對告知情況公安機關應記錄在案
答 案:ACD
8、根據《人民警察法》的規(guī)定,人民警察必須做到( )。
- A:尊重人民群眾的風俗習慣
- B:模范遵守社會公德
- C:禮貌待人,文明執(zhí)勤
- D:秉公執(zhí)法,辦事公道
答 案:ABCD
主觀題
1、執(zhí)法為民,就是按照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答 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情形有哪些?
答 案: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二單處或者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
三因過失犯罪,被依法判處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因過失犯罪被判處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處管制、拘役的,一般應當開除黨籍。對于個別可以不開除黨籍的,應當對照處分黨員批準權限的規(guī)定,報請再上一級黨組織批準。
3、人民警察違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應有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
答 案:行政處分
4、簡要回答憲法是根本大法。
答 案: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通過科學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并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
5、你去機場接一位很重要的專家,在車上聊得很開心,這時候領導打電話來要你匯報一件很機密的工作,你怎么辦?
答 案:首先,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堅持兩個原則,第一,維護好單位的紀律性,不能將機密工作泄密,損害單位的利益;第二,對專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為匯報工作,影響了接待工作,讓專家對我們單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專家說明情況,不讓他有被冷落的感覺。然后,我應該側面詢問一下領導機密工作是否緊急,并視情況解決。如果機密工作沒有預想的緊急,我向領導反饋,目前在進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當面或電話進行匯報,不會耽誤匯報工作。如果匯報工作較為緊急,而車輛即將到單位,我會跟領導說明目前的位置,當面對領導進行匯報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須及時匯報,我會告知領導,所處的環(huán)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匯報,將領導所關心的問題,及時一一作出反饋。 最后,再次向專家道歉表示禮貌,在接待專家工作完成之后,我還要再次確認所匯報信息是否準確,如果有偏差及時更正,圓滿完成任務。
6、“提高時間效率,減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質效率,降低經濟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學性,減少不合理制度的負面作用”是()原則的具體內容。
答 案:及時高效